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求各级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五年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全体思政课教师按照“六要”“八统一”要求,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直气壮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值此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全面总结思政课建设经验,提炼特色亮点,全面展示建设成果,以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2018年以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以团队建设为支撑,推动思政课建设特色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不断增强育人实效。
一、开好关键课程,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思政理论课程,落实学时、学分和实践教学要求。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结合秦皇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开设《党史国史》校本课程,初步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程群。独立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势与政策4个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职能作用,集中研讨问题,定期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有力保障课程教学方向和质量效果。
二、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建设教学“新资源”
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对标对表“三可”“三为”“四有”“六要”“八统一”要求,充分发挥课堂理论教师、班级思政导师兼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 “三个角色”作用,努力打造“3345”队伍建设模式、“三环六维”教学模式、“六维三化”学习模式等三大特色。推行思政课小班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单向知识传导”教学模式向“主导型参与者”教学模式转变,中小班授课率达到100%。承担省级思政理论教学创新团队和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5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入选河北省“十佳”法治精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思政课教师录制教学微视频近百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分钟课堂”视频精品课荣获一等奖,《坚持共享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微课作品荣获河北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党史宣讲微视频《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李大钊》被学习强国平台《百年先锋》栏目关注和发布。
三、努力探索考试评价改革,打造课程评价“新方式”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用“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突出翻转课堂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考核,充分考察学生对思政课程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掌握程度,重点考察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形势与政策》采用专题讲座方式,要求同学根据专题讲座内容撰写学习任务书,同时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撰写调研报告、政策分析报告、观后感、模拟提案、心得体会等,采取任务书+撰写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充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三维实践教学,打造实践教学“新范式”
探索建设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实践教学环节、以第二课堂为依托的课外拓展、以秦皇岛地域文化为依托的主题实践活动相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统筹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教学内容和指导教师。推行学生学习手册制度,设置实践活动环节。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组织学生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奋发喜迎十九大”、“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实践活动。探索“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思政微视频”、“大学生思政微电影”等实践教学“新范式”,举办“筑梦征程 青年先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展示活动,学生微视频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寒假实践教学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