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校首页 学院概况 党群工作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 实践活动 成果展示 课程思政 制度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冀东抗战精神报告会开启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5-09-02

​2025年8月29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院团委联合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在报告厅成功举办“冀东抗战精神报告会”。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开国少将罗文之子罗亚军、冀东抗日英雄周子丰之子周庆信三位红色后代,以父辈的烽火记忆为教材,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为500余名青年学子讲授了一堂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思政课。这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标志着学院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报告会上,三位讲述者以鲜活的史料和动人的细节,将冀东抗战史转化为青年学子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邓英同志以“赤脚将军”邓华率八路军四纵挺进冀东的细节切入,特别展示其赴朝参战前“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的壮烈家书;罗亚军同志通过七区队夜袭柳江煤矿、甲山战役等战例,解密冀东大暴动背后的战略智慧;周庆信同志则用反“人圈”斗争、花厂峪突围等珍贵照片,再现群众与党员用生命守护信仰的史诗。三位讲述者将史料转化为具象叙事,让抗战精神从课本走向现实。

这场特殊思政课在学子中引发强烈共鸣。同学在互动环节表示,原来英雄离我们这么近——他们也曾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报告会通过历史细节的穿透力,让青年一代真切体悟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涅槃。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引导青年学子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践担当。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