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校首页 学院概况 党群工作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 实践活动 成果展示 课程思政 制度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多途径多线路组织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研修

发布时间:2024-09-02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深化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丰富思政课教学案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暑假时间,多途径多线路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研修,为办好讲好思政课“充电赋能”。

7月15-19日,杨颖、戴昕哲前往广西参加由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组织的第10期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4天的培训活动分为专题报告、教学展示、实践研修三个部分。专题报告环节,桂林理工大学陆平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渠长根教授等四位专家分别从湘江战役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资源、思政课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大数据推动思政课创新研究、教育与科研互动等角度与参会教师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在教学展示环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马也名等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展示。在实践研修环节,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和桂林全州县毛竹山村。两位老师表示,本次培训,在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视角拓宽等方面收获很大,为今后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比赛积累了经验、开拓了视野。

       8月5-11日,李国亮、李立威参加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承办的“踏寻红色足迹.铭记初心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红色实践研修班”。期间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实践教学。两位老师认真观看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深入了解东北人民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反侵略、反奴役、不屈不挠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抗日斗争历史,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真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感人事迹,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初心和使命。

       8月19—24日,于兰参加了由天津市教育两委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等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法特训营。本次特训营培训,坚持以提高学员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核心,安排各领域专家从教学设计、逻辑论证、案例精选、语言表达、网络运用五个教学法维度进行专题授课和实践指导。在七天的封闭培训中,于兰同参加特训的老师们打破地区、校际、专业等多重壁垒,通过听课感悟分享、团队素质拓展、实践研学交流、磨课展示互鉴等“沉浸式”教学法训练体验,互琢互磨研思政,互学互鉴共成长。

7月11—16日,刘洋、付贺伟参加了吉林大学举办的24018期“长吉图·图新技”主题研修班。期间参观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博物院、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紫金多金属、吉电数字边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华瑞参业有限公司、中俄珲春边境口岸、防川边关国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取了“长吉图先导区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战略对接”专题讲座,观看了首部思政电影《我要当老师》,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次集中研讨。通过六天的实践研修,两位老师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拓宽了视野,积累了教学案例,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实践教学思路。

 

8月25—30日,徐春雨参加了吉林大学举办的24019期“长吉图·图新技”主题研修班。期间观摩了吉林大学的长吉图开放开发MBA 案例教学展示,参观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博物院、大荒沟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吉林紫金矿业集团、中俄珲春口岸、防川边关国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思政课程,围绕实践研修内容进行了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