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9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0余名师生赴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开展“铸牢国家安全屏障——长城文化中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师生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从长城历史脉络中感悟国家安全的精神内核。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工程,集中展现了长城的国防功能与民族精神象征。在“天下第一关”展区,师生通过明代城墙模型、军事防御图等展品,直观体会长城“层层设防、固若金汤”的建筑智慧,山海关作为“京畿锁钥”,其军事布局深刻折射出古代“守土有责、众志成城”的国家安全治理理念。在“抗战中的长城”展区,1933年长城抗战的历史影像与文物,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捍卫疆土的爱国精神。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场景体验深度融合。师生通过数字技术复原的长城全景、非遗文化展演及生态保护案例,多维度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博物馆研究员结合长城防御体系,系统讲解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与“五对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知识框架。
此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实践。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与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深化合作,开发“长城文化与国家安全”系列微课,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堂讲授—场馆实践—社会服务”全链条教学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思政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