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职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秦职要闻
非遗进校园 奏响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6-30

【新闻中心讯】近日,学院艺术系在报告厅举办“承古韵  育新人”河北非遗民间歌舞——课程思政成果汇报演出。活动现场昌黎地秧歌、抚宁吹歌、北戴河渔歌号子、冀东民歌、抚宁太平鼓5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精彩上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非遗课程建设的斐然成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大勇,副院长吕健伟,副院长殷建兵,组宣部、院团委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艺术系深耕非遗进校园,将非遗项目融入课程体系,搭建起文化传承与育人创新的桥梁。

 
昌黎地秧歌《扭秧歌》,一招一式尽显乡土幽默,舞蹈《传承》以肢体诉说坚守与新生,诠释非遗传承的力量。

北戴河渔歌号子《搬桨号子》《海滨捕鱼歌》,描绘壮观捕鱼场景,尽显渔家风情。

抚宁吹歌《大姑娘美》,董家班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用三节唢呐演绎独特曲调。

抚宁太平鼓《耍鼓的丫头》鼓槌翻飞,尽显燕赵儿女飒爽。

 
冀东民歌《刨花生》《渔家儿女多欢乐》《渔家乐》《对花》等节目,或歌唱丰收喜悦,或表达传统情感,首首动人心弦。
此次汇演集中呈现了艺术系精心构建的河北非遗民间歌舞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硕果。该体系以系统性、活态性、传承性为核心,将河北丰厚的民间歌舞非遗资源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不仅为校园注入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活力,打造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教育品牌,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植了文化自觉与传承使命的种子。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学生们在技艺研习中深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切实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未来,艺术系将持续深化河北非遗民间歌舞课程建设,优化育人模式,让更多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与创造性转化中,感知、热爱并担当起守护民族根脉、活化文化基因的时代重任。

(撰稿张莹  通讯员郭宇曦  审核张莹  编辑杨永海)
版权所有©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联峰北路90号邮编:066100联系电话:0335-5926919
技术支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中心
社交媒体:
  •  
冀公网安备 13030402000062号 冀ICP备14005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