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大对毕业生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我院2025届毕业生“雨露计划”等重点群体顺利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雨露计划”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冀教学函[2024]27号)要求,现就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摸清底数,完善帮扶台账
各系要深入开展毕业生重点群体的摸底排查工作,要着重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就业意愿、求职困难等情况,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要及时纳入就业帮扶范围,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的原则,“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尤其是针对雨露计划学生,要建立健全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雨露计划即将毕业学生就业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已经毕业未就业学生清单等工作台账,各类清单台账要做到动态调整、动态管理。
二、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
各系要认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要形成院领导、系领导、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一对一”结对帮扶的联动机制,要精准排查“雨露计划”等重点群体学生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掌握其中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实际困难,并积极引导其找准职业定位,合理调整预期,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化指导,提供精准化指导服务和跟踪帮扶。要至少开展3次谈心谈话(包括政策解读、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推荐3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并将每次帮扶工作情况登记在册,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都得到有效帮助。
三、做实做细职业观念引导
各系要不断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引导重点群体毕业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要加大心理辅导力度,建立由学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组成专业指导团队,积极主动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密切关注思想和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因就业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有针对性地帮助重点群体毕业生培养主动竞争意识,正确认知自身和社会,把握科学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尤其是要密切关注雨露计划毕业生的身心状况,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各系在开展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坚决避免任何给毕业生贴标签的做法,切实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正当权益。
四、做好数据统计报送
各系要做好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毕业生以及户口或档案保留在学院的2023届和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数据统计工作,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情况统计工作,相关数据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请各系于10月24日前将本系《雨露计划学生情况统计表》、《雨露计划2025届毕业生信息》、《雨露计划2026届毕业生信息》、《雨露计划2027届毕业生信息》报送至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刘健,雨露计划学生数为0的系要进行“0申报”。
附件: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