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修课单元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1-05-22 点击数:
课程名称:体育普修课
学 时:26学时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一、课程介绍
普修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成部分,开设在第一学期,以“24式简化
太极拳”,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进行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灵敏协调性等素质练习,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作为人们防病治病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活动手段,它以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身效果闻名于世。
太极拳是一种轻松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中定为基本13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太极拳采用了意识和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
本课程主要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其内容精练,动作规范,数量合理,易学易练,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通过练习,对身体: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内能理脏腑、通筋脉、调精神。特别对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缓解身心疲劳、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十分有益。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套路,运用太极技能进行自我练习。
(二)通过技术和套路学习,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特点与作用,努力掌握太极拳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三)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欣赏水平,在学校体育中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
三、课程内容与时数分配
内 容 |
教学时数 |
13周 | |
理论课 |
2 |
实践课 |
18 |
身体素质练习 |
√ |
机动课(影视欣赏) |
2 |
考 核 |
4 |
合 计 |
26 |
“√”为课堂练习内容,但不单独占时数。练习安排不少于8次课中。
四、课程内容纲要
(一)基本知识
1、太极拳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知识、锻炼价值。
2、太极拳基本技法:姿态技法、动作技法、意念技法。
(二)基本技术
1、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手型有拳、掌、勾三种。
2、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步型主要有弓步、虚步、仆步、半马步、歇步和丁步。
(三)技术要领
1、虚领顶劲 2、含胸拔背 3、放松腰 4、步法虚实分明 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 10、动中求静
(四)动作套路
太极拳24式:
第一组:(1)预 备(2)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
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
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
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
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
(24)收势
(五)身体素质
1、速度 2、耐力 3、弹跳力 4、握力 5、腹肌力6、柔韧性 7、协调性 8、节奏感。
五、考试内容、方法、标准
(一)内容
1、体质测试(占20%)
2、技术考试(占60%)
3、学习过程(占20%)
(二)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1、理论知识:满分100分,卷面成绩为学生实际得分。
2、技术考试:满分100分
太极拳:
考试内容 |
评 分 标 准 | ||||
90~100分 |
80~89分 |
70~79分 |
60~69分 |
59分以下 | |
24式太极拳套路动作 |
动作正确、连贯、到位,姿势优美,重心平稳,速度均匀,节奏表现好。 |
动作正确,较连贯、到位,姿势较优美,重心较平稳。 |
动作基本正确,有几次停顿和小错误,能较顺利完成动作。 |
动作有多次停顿、有小错误,但基本能够完成动作。 |
不能独立完成动作或动作错误较大较多。 |
3、学习过程:满分100分。
(1)课堂表现25分。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75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事假、病假、迟到、早退减分按体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六、参考书
杨氏24式简易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