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 >>团支部
“北戴河碧螺塔大型舞剧•海上生明月”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7日]  [点击数:]
   为了响应我院提出的主题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才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青年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我系演出实践服务团与秦皇岛市歌舞团合作,在北戴河碧螺塔,为当地游客进行“海上生明月”大型实景演出。
   今年的《海上生明月》大型实景演出是以秦皇岛历史文化为核心经过改版升级后,以全新的姿态与观众见面的。
这台晚会由河北省文化厅、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文化局、河北省歌舞剧院联合创意策划完成。整个演出共分为《序》《秦皇雄风》《换了人间》《山海风情》《浪漫夏都》《望海邀月》《尾声》七个部分,晚会以秦皇岛、北戴河的历史积淀为核心,以语言穿越的方式作为节目之间的连接,来诠释秦皇岛的帝王文化历史、滨海文化以及自然景观。
   整场演出在导游的解说中拉开帷幕。通过他的话语将观众带回2000多年前,秦俑列阵操练、秦皇点兵巡海、优美的宫廷乐舞……让人仿佛置身于秦王朝,近距离感受始皇帝的霸气雄风。去感受浪涛沙•北戴河的魅惑,海螺仙子的传说诉说碧螺塔的由来。整场演出跨越时空界限,是一场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在威武雄壮的《秦俑舞》中,感受秦始皇东巡的庄严肃穆;在波涛汹涌中,跟随着“导游”的脚步,观众“来到”60年见证着毛泽东写下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这样声音浑厚的朗诵、书韵的舞蹈、慷慨激昂的歌声中,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再加上激情喷涌的水幕背景,整个场面十分震撼!
   而后,碧螺仙子的故事中将昌黎地秧歌、抚宁太平鼓、昌黎民歌等极具秦皇岛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俗表演串连展现出来,让人目不暇接的品味秦皇岛的地域文化;《望海邀月》用唯美的舞蹈表达了我们的祝福,是整场演出的主题部分,而尾声则是主题的升华,希望来到秦皇岛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欢聚在一起的快乐。炎炎暑日,如果能够伴着明月,乘着海风,踏着波浪,看上一场歌舞晚会,那该是多么的惬意的夏夜。  
   而作为参与整场演出的我们,有着资历高深的导师为我们排练,有着高大上的舞台供我们表演...我们也为此感到自豪。天气炎热,我们每天都在蒸笼一样的天气下进行数小时的排练,每天汗水都湿透了我们的练功服,最辛苦的时候是去演出现场走台,炎炎烈日下一遍又一遍的做动作,大家真的是筋疲力尽,但是大家认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我们耐力、意志力的考验,大家都在很努力的克服着,我们每个人都累并快乐着。
   而在演出那段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各种事情,记得有一次临近首演,我们需要连夜彩排试灯光、服装,那天还下着雨,我们的同学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互相鼓励着坚持着,在台下的时候虽然很困很累但是只要站在为舞台上立马呈现出一个专业演员的风范。日复一日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排练、化妆、换服装、候场、演出……大家互相帮助,这些辛苦丝毫没有打倒我们,这是团结的成果,同舟共济,永不放弃!
   就这样,历时两个月的实践中,我们在实践团里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实践让我们提前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让我们更加的团结,更加的亲密,另外,我们深深领悟了自身专业的重要性。对于舞蹈这个专业来说,将来面临众多舞蹈演员的挑战,自己专业突出必定胜人一筹。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自己的专业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积累到了在课堂中学习不到的舞台表演经验,提高了团队意识。
   在这期间,我们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得到了观众的掌声,虽然付出了很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收获亦是颇多。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是实践团演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展现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所有成员也将继续保持积极的状态,再创辉煌。我们也有信心能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着极为团结的战队,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还有那不畏艰劳,敢于挑战的勇气!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实践,而是一次特殊的学习,一次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笔财富。
   在此再次感谢学院领导老师给予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今后,我们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实践中去,争取为社会、为学院、为艺术系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