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
《钢琴表演》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0日]  [点击数:]
《钢琴表演》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钢琴表演
开课学期:5个学期           总学时:160
面向专业:音乐表演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使学生在具备钢琴演奏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技能进行独立演奏的能力和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艺术所需要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必要的正确的钢琴弹奏方法和具有一般的弹奏技能技巧,能正确的分析和处理一般的钢琴作品;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及风格,提高艺术修养和音乐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全面素质更优秀。
 
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达到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促进相关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提高专业水平。
 
三、教学方式:
钢琴课是一门技术很强的学科,由于个人各自具备的条件不一,和每个人在钢琴弹奏技巧发展上有着差异,因此,本科程教学方式以个别授课为主,必要时可组织讲座或集体课。个别授课必须和学生独自练习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
在钢琴技能课的具体教学实训过程及环节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大众背景”下的具体教学进度,针对性地科学运用下列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示范法;4、练习法;5欣赏法;6、实践法和实习法;7电教法;8、实训法;9研修法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高职高专音乐钢琴表演专业起始的课程,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巩固正确的音乐艺术观念和弹奏概念,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追求崇高的演奏艺术目标,求真务实、科学进取。
 
教学安排及要求:
1. 钢琴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文艺事业的接班人。
2. 每学期开学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3.教师要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水平,“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文化及健康的成长。
4.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
5.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区别情况,精心施教,加强学生演奏及音乐表达能力的训练。
6.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
 
本大纲共包括五个学期(两年半)的学习内容:
 
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纲要:
钢琴基础弹奏法的加强巩固阶段(断奏与触键;连奏与断奏;读谱速度准确度培养;日常练习中的五指功
法加强跳音与连奏、音程弹法和弦弹奏;习琴中的“脑前手后”的培养;音阶练习导析音阶弹奏法;琶音弹奏分类习法;装饰音和变化音弹法、轮指弹法;保留声部与双音连奏;左手的功用与强化;踏板运用;)重点结合车尔尼练习曲299和小奏鸣曲演奏导析。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纲要:
中高难度的中国乐曲导析(钢琴学习中的素质培养)中级程度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讲解1.巴赫创意曲集(二部创意曲或三部创意曲)2.巴赫《法国组曲》3.巴赫《英国组曲》;中高难度的外国乐曲导析(钢琴学习中的素质培养);3.克拉莫50首钢琴练习曲;4.莫舍列斯《钢琴练习曲20首》部分。
 
第三学期教学内容纲要:
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习程导析八度弹奏与练习音阶的双八度弹奏习法;车尔尼740练习曲演奏导析;大型奏鸣曲演奏导析中国乐曲演奏导析外国乐曲演奏导析学生演奏优势,个性培养难度较大的复调作品演奏导析;(海顿、斯卡拉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奏鸣曲 ;肖邦玛祖卡  叙事曲、圆舞曲、谐谑曲、波罗涅兹等、舒曼狂欢节  门德尔松小品集 阿贝格变奏曲 两首协奏曲、李斯特狂想曲、爱之梦、协奏曲等;;勃拉姆斯:叙事曲  间奏曲  匈牙利舞曲等3首奏鸣曲;圣桑:贝多芬主题变奏曲5首协奏曲、;肖邦圆舞曲(部分);肖邦夜曲(部分);肖邦波兰舞曲;肖邦前奏曲等、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
 
第四学期教学内容纲要
高级程度的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讲解1.巴赫十二平均律(上、下);2.巴赫《英国组曲》部分;
 
第五学期教学内容纲要
较高程度练习曲、乐曲的技巧性提高训练。(结合车尔尼740练习曲、肖邦练习曲、克莱门蒂练习曲、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乐曲等等)
 
※每个学期的选修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表现力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选择出最能发挥学生最佳状态的音乐作品。
 
六、课时分配:
 
▲开课2年半,共五个学期;  ▲周学时2节; ▲计划总学时32。
 
七、实践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既懂得艺术原理,又能掌握音乐演奏学习的方法;既培养艺术精神,又锻炼专业技能,努力探究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和谐发展关系,科学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环节过程,主要开展以下有关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1.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练习指导、演奏分析 、专业见习、专业观摩、学习心得写作、课下练习与答疑、音乐会演奏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开展“学习实践演奏会”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教学观摩音乐会”活动,促进教学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提高;
4.开展“学生个人演奏会”活动,促进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
5.开展“班级音乐会”活动,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形成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水平及培养组织能力。培养学习与研究性的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
6.举办“技能比赛”活动,促进普及教学与提高教学的深层发展;
7.举行“教师教学示范演奏会”和专家讲学活动,树立学术榜样的风范和建立榜样的积极影响力量;
8、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特征,合理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通过直观、具体、生动的音像教学和名师教学及音乐版本鉴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效应,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始终围绕《基础钢琴》教学系统中的练习曲、复调曲、奏鸣曲、中外乐曲和基本技术内容的课程要求而开展,同时强化钢琴伴奏艺术的学以致用的实际教学效果,创新现代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的施教观念、途径、手段、方法、内容、形式和效能空间等教育系统,努力探索该课程教学与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路径。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车尔尼钢琴练习曲299、740》《肖邦练习曲》、《克莱门蒂练习曲》、《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
教参:《哈农》、《中外钢琴名曲集》《高师教材第二册》、《复调作品巴赫创意曲集》、巴赫十二平均律(上、下)、巴赫《英国组曲》,对教材内容适当增删,辅之以自编的适合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范围内的实训教程,强化实际操作,以适应学生实际就业的需要。
 
九、考试与成绩评定
考核办法:总成绩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期末考试为现场演奏现场打分。
 
必考内容
1).基本练习: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根据程度抽签考核)
2).练习曲一首:规定不同级别的练习曲
3).乐曲一首:奏鸣曲、中小型乐曲、中外乐曲均可
4)复调作品一首;曲目自选。
 
评分标准:
1)86—95分:作品具有较高难度,演奏连贯、流畅,方法正确并具有较强表现力;
2)76—85分:作品具有一定难度,演奏比较连流畅,方法基本正确并具有一定表现力;
3)60—75分:演奏基本连贯,方法基本正确;
4)59分以下:不能连贯演奏,方法明显错误
※详细考试评分具体细则由教研室全体教师统一制定
 
十、其它说明(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设备:钢琴
(二)教学评价:目前学生反映还很好,课上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