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学院美育教育中心主办、艺术系承办的“秦职.观澜”美育大讲堂在学院报告厅开讲。活动由艺术系主任张莹主持,50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同上一堂“以美育人,以乐化心”音乐思政课,一起聆听经典,感受美育文化艺术魅力与深厚家国情怀的交融碰撞。
此次音乐思政课以“李大钊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科学家精神”为主线,以艺术系5名教师的思政主题宣讲为开篇,将歌曲、舞蹈、朗诵、情景剧与思政教育宣讲相融合,悠扬动听的旋律、感人至深的故事、铿锵有力的舞蹈,引领现场师生跨越历史岁月与信仰对话,在可听、可见、可感的“音乐思政课”中,感受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
“李大钊精神”篇章中,艺术系声乐教师关松鹤以李大钊所写的青春散文诗为载体,讲述了李大钊先生对青春的热忱与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期望。随后,艺术系4名学生演唱由李大钊青春散文诗创编的歌曲《青春》,激昂的旋律,带着师生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艺术系教师王炜以江姐的英雄事迹为主题,讲述“红岩精神”篇章,艺术系教师杨爽和学生们演出小型音乐剧,再现了江姐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在监狱中绣红旗的场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让师生们身临其境感受庄严的气氛,饱含深情的歌曲《绣红旗》,诉说着革命先辈们对祖国的热爱与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艺术系教师孙瑞雪讲述“雷锋精神”篇章,艺术系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展示了以雷锋日记中摘抄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诗句为切入点改编的歌舞《唱支山歌给党听》,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展现了雷锋同志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艺术系教师郭燕讲述的“科学家精神”篇章,以中西方音乐碰撞的形式呈现。艺术系器乐表演学生演奏的钢琴、小提琴、古筝合奏曲《我爱你中国》,激昂的旋律中既蕴含着西方音乐的雄浑大气,又融合了中国音乐的细腻深情,象征着科学家们以开放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音乐思政课在艺术系教师杨菁的散文诗朗诵《秋天里的中国》中落下帷幕。在场师生共同唱响《灯火里的中国》,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悠扬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传递着师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音乐思政课是学院“美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充分发挥了艺术系音乐专业的优势,是一次成功的美育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美育教育的普及。
“秦职•观澜”美育大讲堂旨在引领学院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也是通过美育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满足大家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将美育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郭鹏、教务处处长张志宇,各系主任、党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场参加活动。
(撰稿:张莹 通讯员:王红梅)